內容簡介
對台灣建築,最具人文氣息的閱讀法--
以《道德經》讀出「後921世代」建築師們,如何在跨越理念的向度中、萌發秀異的空間美學
台灣當代最重要的建築評論家阮慶岳,長期來關注台灣以及東亞建築發展現象;本書是繼《弱建築》後,第二部以《道德經》作為思考方法來閱讀台灣當代建築的評論書。
究竟什麼是「後921世代」呢?
以作者阮慶岳的說法來看,「也就是921大地震後,台灣中生代建築師發展的現象觀察。」而這些中生代建築師,「出現在台灣最富裕活潑、也最民主多元的時刻,卻也是機會最匱乏的時刻。」一方面在沒有政治、歷史包袱的開放環境中,得以尋求自我文化的主體表現,但也遭遇了台灣經濟的微型泡沫化、建築產業發展的停滯期。
有別於「前921世代」的謝英俊、黃聲遠、邱文傑、廖偉立等積極建立建築師與社會對話的主軸、確立台灣當代建築的主體這樣的路線;「後921世代」展現出對「生態、永續」議題的積極回應,並強調與既有環境接合、展現對環境細節的觀察力,細膩地回應使用者需求。
阮慶岳分別選取《道德經》中的一字,作為探討15位「後921世代」建築師的作為與作品的折返點--既從這個字出發,作為探進作品與建築作為的理解並展開詮釋,而所有的展開也回歸這一字來做為小結。
-〈間建築:吳武易〉
作為中介物的這個間,就猶如「碧波飛」裡的大大小小的虛空間(是庭院、也是微型的小天地),乍看下似乎並無一物,卻能有著魔幻般的能力,源源不絕地與居住者及其它空間作著對話。
-〈易建築:張淑征〉
張淑征的建築設計,是一個不斷反覆於簡與繁之間的辯證。……整個建築體的材質與語言,皆被純粹、單一地收斂整理,維持著簡單純粹的性格,又同時尋求著最大的使用與視覺變化可能,可說是「圖難於其易」的很好說明。
-〈明建築:黃明威〉
《道德經》中提到的「微明」,這二字是說明一種雖然姿態幽微、卻依舊能清楚做出明白表達的狀態,與(東海大學)人文大樓以含蓄內斂的語言姿態,還是能顯露出來落落大氣的氣息相類同。
-〈謙建築:黃謙智〉
「小智研發」正挑戰著現代性所衍生出來關於生態永續的大問題,不管從材料研發到設計綠能生活的用品與建築物,都能以紮實、謙遜的微小作為來著手,敬業地謹守著專業者當有的原則與本質。
本書以五個關鍵事件(1895年甲午戰爭∕1945年日本戰敗∕1978年台美斷交∕1987年政治解嚴∕1999年921大地震),作為映照閱讀當代台灣十五位∕組建築師發展的歷史參照,再以五個基本價值(空間、美、永續、社會性與宗教性)對個案與設計者為中心做紀錄與評論,在鋪述這個建築世代的作品與作為同時,也試探了台灣建築的未來走向可能。
本書特色
◆本書為全書中英對照
作者簡介
作者介紹
阮慶岳
現任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副教授兼系主任,曾為開業建築師(美國及台灣執照),除教職外,同時創作文學、建築評論與策展。
文學著作包括《林秀子一家》、《凱旋高歌》、《蒼人奔鹿》、《秀雲》等;建築著作包括《屋頂上的石斛蘭》、《建築師的關鍵字》、《下一個天際線:當代華人建築考》等逾25本。
曾獲台灣文學獎散文首獎及短篇小說推薦獎、巫永福2003年度文學獎、中央日報短篇小說獎、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、2004年亞洲週刊十大中文好書、2009年亞洲曼氏文學獎入圍等。
策展包括:《長安西路神話》、《黏菌城市》、《城市謠言:華人建築2004》、《樂園重返:台灣的微型城市》、《久違了,王大閎先生!》、《朗讀違章》、《人民的城市》等。
譯者介紹
目錄
06
老子 釋建築∕李祖原
INTERPRETATION ARCHITECTURE
C. Y. LEE
14
落地生根的建築∕謝英俊
ARCHITECTURE THAT TAKES ROOTS
HSIEH YING-CHUN
20
五個議題與五個事件: 閱讀台灣現代建築的兩種方法∕阮慶岳
FIVE ISSUES AND FIVE INCIDENTS: TWO WAYS TO EXPLORE TAIWANESE MODERN ARCHITECTURE
ROAN CHING-YUEH
45
明建築 孫德鴻
ENLIGHTEN ARCHITECTURE:SUN TE-HUNG 57
樸建築 黃瑞茂
PLAIN ARCHITECTURE:HUANG JUI-MAO 75
始建築 葉熾仁
ORIGIN ARCHITECTURE:YEH CHIH-JEN (b.k.) 89
根建築 甘銘源 李綠枝
ROOT ARCHITECTURE:KAN MING-YUAN & LI LU-CHIH 105
間建築 吳武易
BETWEEN ARCHITECTURE:WU WU-I 119
無建築 林友寒
WITHOUT ARCHITECTURE:YU HAN MICHAEL LIN 133
混建築 姜樂靜
FUZZY ARCHITECTURE:CHIANG LE CHING 147
益建築 洪育成
BENEFIT ARCHITECTURE:HUNG YU CHENG 161
廣建築 徐岩奇
BROAD ARCHITECTURE:VICTOR Y. C. HSU 175
易建築 張淑征
SIMPLE ARCHITECTURE:GRACE S. CHEUNG 189
窮建築 張清華 郭英釗
POOR ARCHITECTURE:CHANG CHING-HWA & KUO YING-CHAO 205
明建築 黃明威
BRIGHT ARCHITECTURE:HUANG MING-WEI 219
謙建築 黃謙智
MODESTY ARCHITECTURE:ARTHUR HUANG 231
餘建築 楊家凱
TRANQUIL ARCHITECTURE:KYLE CHIA-KAI YANG 245 墟
建築 劉國滄
RUIN ARCHITECTURE:LIU KUO-CHANG
自序/導讀
推薦序1
老子 釋建築
希言自然。 —《道德經》第二十三章 老子的根本即為自然。《道德經》裡所論述的自然不僅是你我所認知的環境自然,更是指萬物自然而然的原則,孔子言:天何言哉!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!亦即「道」的作用。老子認為天地的運行與自然萬物的道理不需要言詞,要用心去觀察,如同道的存在與作用本身就是一種表達,故曰「希言自然」。
不久前阮慶岳先生要求我替他的《弱空間——從道德經看台灣當代建築》一書寫篇序言,照理我的話應當少說,因為阮慶岳先生書中論述的道應該由諸位自行用心體會,我內心著實思忖了一個多月,卻又不得不說。這下筆緩慢並非是阮慶岳先生的文章艱澀難讀,而是老子《道德經》是我很有興趣的一門課,建築與《道德經》這樣的聯結是很有趣的嘗試。我反覆閱讀阮慶岳先生的文字,間或拾起老子解義參酌比對,頗有玩味與心得,提出與諸位分享。 反者,道之動。弱者,道之用。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 —《道德經》第四十章
弱建築一辭,其中建築兩字顯而易懂,我們應就「弱」的字義來談。在《道德經》的論述裡,「反者,道之動」中的反是一種觀念,高以下為基、貴以賤為本、有以無為用,一切均是相對的觀念。是故,弱與強是相對的,弱也就如同賤、下之意,亦即是無。「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」,王弼解釋:「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,有之所始,以無為本」,這也是反本歸源之意。因此在建築上,回到建築的出發點,無為即可無所不為。故弱建築即是回歸到建築的本體,反璞歸真、師法自然。需知建築的空間是虛體,虛即是空、空即是無,空無但卻實際讓人使用感受,這也就是「有生於無,無因有而為用」之涵義。
對於台灣的建築發展,阮慶岳先生在書中以五個歷史事件(甲午事件∕日本戰敗∕台美斷交∕解嚴∕921大地震)的關鍵點來切分其演化轉折,最後也因此有了對於「後921世代」十五位中生代建築師的探討。關於這點我是認同的,但前四次都是政治上的遽變引領社會民情朝不同的方向演變,唯獨921大地震是自然現象,在台灣千百年來地震不斷的循環發生,為什麼這一次卻是建築發展的分水嶺?我想重要的是921的發生,恰巧是在民國七、八十年代經濟高速發展的末端,一方面是在長期而似無止盡的建設與破壞後,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千瘡百孔,一方面也是經濟與建築產業的成長停滯,讓年輕世代的建築師們有時間去思考與省思。正因為大自然力量的不可抗,轉而起身去追尋生態及永續的綠色建築,以更為謙卑的態度來面對自然界的反撲。我想這也是身為人類,在宇宙道德倫理的深層文化表現。
作為建築師,每個不同的時代皆有其特殊的議題要面對,史作檉在他的著作《極現與統合》一書中提到:「人類的文明發展是一種開放的還原系統」,我想也就是這一回事。文明不斷的開放發展,越趨向精緻準確的表達,如器物文明、文字文明與符號文明。所以存在即是本體,空間即是本體的表達,但此表達時間一久則容易流於形式、方法容易僵化;還原即是回歸本體,找回文明的源頭。開放與還原,需要革命性的大開大合,大開是面對議題,往前看;大合是回歸源頭,回到自體本身來。故老子以無我與無名作為還原的根本,因為還原,才能找回自己;找回自己,才能開放。
身處在這個世代,這十五位中生代建築師有其幸與不幸之處。容我引述一段阮慶岳先生的文字:「…在現實的隙縫中尋求生存。這看似不幸的現實,反而給予他們體會現實的契機…」。的確,因為「後921世代」沒有政治與歷史的包袱,不用因循苟且,不用衝撞體制,他們可以在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,對於現
各界推薦/推薦序
◆ 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李祖原建築師、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得主、2011美國Curry Stone獎得主謝英俊建築師 <專序推薦>
「如一棵樹你不去動它,它自會成長。從老子的角度看,似不必多所雕琢,空間自然就會成長出屬於它該有的面貌。這是自生的能力,不要去干擾它。這十五位中生代建築師在不知不覺中,是切切實實的實踐了老子『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』,是老子的實踐者。」--李祖原
「這些在曠野上呼喊的建築師,他們一致的特性就是不從抽象的大論述著手,真誠地面對眼前的材料、質地、工法、風、光影……真實地反應皮膚、眼睛、鼻子、耳朵的感覺,這或許是將現代建築落地生根的必經之路。」--謝英俊
留言列表